今個夏天持續多雨,部份地區如將軍澳甚至不時水浸,不少人或者會穿涼鞋或雨靴外出,前者較為通爽、方便抹乾,後者則避免「濕腳」。不過,無論涼鞋或雨靴,都有機會導致雙腳皮膚敏感,甚至引發「香港腳」。這些危機因何而起?又應如何避免?
著涼鞋唔着襪 曝曬濺濕染真菌
有皮膚科專科醫生指出,穿着涼鞋時大多不會著襪,足部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或受到陽光照射,或會令皮膚乾燥,甚至令腳踭皮膚龜裂。
穿涼鞋也較易被污水濺濕雙腳,或致真菌感染,引發俗稱「香港腳」的腳癬,症狀包括腳部痕癢紅腫、出現厚皮屑和腳臭等。此外,由於雙腳直接接觸涼鞋表面,有些人會對鞋的物料,例如皮革、橡膠、黏合劑、金屬鞋扣等過敏,導致接觸性皮炎。雨靴大多由橡膠等物料製成,假如著雨靴時不着襪,便會面對同樣風險。
雨靴較侷促 雙腳好易噏出菌
雨靴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比較「焗」,即使沒有淋雨,長時間穿着雨靴仍會令雙腳出汗潮濕、侷促,引發皮膚問題。
有些人初時沒意識到皮膚發炎,誤以為只是未著慣新鞋,穿多一段日子便會適應,反而延誤了治療。以下兩表,綜合了三位皮膚科醫生建議:
【穿涼鞋的建議】
1. 回家後立即洗腳,尤注意腳趾縫
2. 常洗涼鞋,洗好放陽光下曬乾
3. 揀選鞋底較厚一類
4. 適時在足部塗抹潤膚膏,滋潤皮膚
5. 皮膚現敏感,避免再穿該對涼鞋,並盡快求醫
6. 往街市等較潮濕或易有污水地方,不宜穿著
【穿雨靴的建議】
1. 避免穿長靴,應選擇較寬鬆的中筒或短筒雨靴
2. 穿著時要著襪
3. 不應長時間穿著,進入室內後,應換上較通爽的鞋
資料來源:消費者委員會、綜合傳媒報道
醫家
醫療
生活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