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氣轉涼,加上日夜温差大,除了要穿着足夠衣物避免「攝親」之外,更要注意心臟病發和急性中風的風險。冬季向來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季節,其中一個原因是天冷導致血管收縮,假如本身有心血管問題而不自知,或會被隱性心臟病奪命!
綜合台灣健康署署長吳昭軍,及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前院長陳鑑添的解說,低温和温差大均會令血管收縮,血壓也會隨之上升,以維持足夠的血液流動。身處的環境每低攝氏一度,心肌梗塞的風險便會增加2%。
外出著好多卻忽略室內保暖
寒流來襲,外出時很自然會多穿衣服,但不少人或會忽略了室內保暖,例如清晨起床、離開温暖的被窩時,身體其實也會受到温差的衝擊。
台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建議,醒來後可先留在床上5至10分鐘,待身體適應温差變化後才落床。同時,也可以放一件輕便的保暖衣在床邊,起床時穿上,再喝温水暖身。
緩緩運動按摩並持深長呼吸
台灣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則在他的Facebook專頁建議先在床上做「伸展運動」,例如抬手抬腳交替運動、抱膝伸展、伸懶腰等,或者配合按摩,例如搓熱雙手、輕拍小腿等,促進血液流動和穩定血壓,避免離開被窩時的温差刺激導致血管激烈收縮。黃醫師也提醒,運動和按摩的動作必須緩慢,還要保持深長呼吸,才有放鬆身心的效果。
此外,寒冷天氣下,有些人可能會浸浴,藉此提高體温。不過,台灣健保署建議浸浴温度不宜超過攝氏40度,避免冷熱温差過大。
【健康貼士】
護心保命九招
保護心臟是長期作戰,大家都需要注意日常生活習慣。以下綜合台灣健康署和各醫師的建議:
1. 控制「三高」,定期測量血壓、血糖和膽固醇
2. 健康飲食,選擇低油、低糖、低鹽和高纖的食物
3. 控制體重,體重指標(BMI)維持在18.5至24之間
4. 每周步行、慢跑、游泳等最少150分鐘,避免在早晚氣温較低時出動
5. 不宜喝酒取暖,因令身體中心體温下降,宜改温水或茶代替
6. 戒煙及避免二手煙
7. 注意保暖,穿足夠衣物
8. 醒來後不要立即離開被窩,先坐一會或做輕量伸展
9. 浸浴温度不宜超過攝氏40度
資料來源:台灣衞生福利部網頁、綜合傳媒報道
醫家
醫療
生活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