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新冠疫苗接種率逐漸提高,不少市民關心疫苗副作用問題。最近,有傳言指打針後身體疑似出現「磁力」,引起網民熱烈討論,更發起「磁力挑戰」,紛紛於打針後嘗試用手臂吸附湯匙、叉子等,令人非常好奇「超能力」從何而來?
最近馬來西亞媒體報道,當地不少已打針的民眾分享,手臂居然出現「磁力」,可吸附湯匙、刀叉、鑰匙及剪刀等各種金屬物品,行路、大力搖晃手臂也不會掉落,十足漫威(Marvel)經典角色「磁力王」(Magneto)一樣!各地網民爭相跟風仿效,欲喚醒大家的磁力,有人手臂吸附湯匙長達10秒,仍沒有掉落。
台大醫院近日在Facebook跟進事件,引述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的文章拆解「磁力」之謎。該文指出,人體皮膚本來便可吸附湯匙或金屬物品,主要是皮膚上的皮脂或分泌物可產生吸附現象,只要皮膚塗抹滑石粉,吸附現象就會消失。
港大學者拍片實測
無打針都吸住金屬
香港大學化學系博士鄺士山(KKwong)更親身拍片實測,指出無論有沒有打疫苗,都可做到用身體吸住金屬物品,原因是當皮膚表面有少少水份或汗,就可製造短時間真空吸附物件。湯匙、刀片、叉及硬幣等可被身體吸住,但帶攝石的釘子因沒有光滑位接觸皮膚,所以吸不住。他指出,身上的汗或油過多,同樣無法吸住物件。
K Kwong拍片實測即使無打針,身體亦能吸住物件,反映無「磁力」。
由於「磁力」傳言廣泛流傳,連美國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CDC)亦有發聲明闢謠,並呼籲大家勿以訛傳訛。疫苗資訊鋪天蓋地,大家也要記得求證!
「 磁力」測試掃碼睇片
打針後四禁忌
1. 按摩
不少人會嘗試按摩以紓緩針口疼痛,但有可能因用力不當而加劇紅腫。正服用薄血丸、抗血小板藥或抗凝血藥等人,要避免按摩針口增加出血情況。
2. 冰敷或熱敷
打針後用濕毛巾敷肌肉疼痛部位,有助紓緩不適,但切忌溫差過大、即熱敷或冰敷,以免加強患處血液循環,反而更感痛楚或出血紅腫。
3. 服過量止痛藥
止痛藥可減輕打針後頭痛,但記得留意各種藥物,以免服食過量。
4. 太多活動
打針後最重要的是休息,不宜安排太多活動或聚會。專家指打針後出現常見副作
用,一般可自行處理,例如局部手臂疼痛紅腫。但如持續出現呼吸困難、氣促、心悸等症狀,最好馬上求醫。
【掛頸風扇出事 男童吹到面癱】
天時暑熱,「消暑神器」不可少。掛頸式風扇近年大受歡迎,但原來吹風太久會有面癱風險?內地一名男童午睡時仍照戴掛頸風扇,結果睡醒後發現自己被吹至面癱,甚至五官扭曲!
據內媒報道,廣西一名七歲男童無論出街還是在家中,也一直戴上掛頸風扇吹風。結果某日午睡醒來,卻發現已出現面癱徵狀,其母立即帶他求醫,醫生判斷他是因長時間近距離吹風扇,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造成面癱,其後經半個月治療始漸見好轉。
(網上圖片)
當地醫生解釋,長時間吹風容易導致局部冷痛麻木,甚至造成僵硬。若長期讓風扇對著臉部、頭頸部吹,可能導致面癱,甚至出現口眼歪斜、漱口時嘴巴漏水,嚴重時更會疼痛。醫生提醒,此類風扇每次使用不應超過一小時,更不宜睡覺時用,老人和小童尤其要小心注意。
醫家
醫療
生活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