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多吃蔬果有益健康,但吃多少才算合適?台灣有一名40歲女子因為胸痛和心悸求醫,檢查後確診為心肌梗塞,甚至需要動手術放置心臟支架。她自覺生活習慣健康,不煙不酒,經常吃水果,問題出在哪裡?醫師細問之下,發現她每天吃多達9份水果,卻少吃蔬菜,這個飲食習慣原來非常「傷身」。
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學會理事長、營養醫學博士劉博仁醫師在節目《小宇宙大爆發》中解釋,水果含有果糖,以該名女子為例,她每天吃9份水果,攝取的果糖含量太高,導致血液內的三酸甘油脂飆升,指數達到上限值的4倍,而三酸甘油脂會增加動脈硬化和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劉醫師提醒,健康飲食提倡多吃蔬果,重點是兩者都要吃,蔬菜多吃、水果適量食用。
那麼,每日吃多少蔬果才算合適?香港衞生防護中心建議「二加三」,即每日吃最少兩份水果和三份蔬菜。一份水果大約等於兩個小型水果,例如奇異果,或者一個中型水果,例如橙和蘋果。
中心也建議多選擇不同種類的新鮮水果,以攝取不同營養素。水果中的膳食纖維可促進消化,預防便秘及腸道疾病。而維生素A及C、礦物質和其他營養素的相互作用,則能減低患上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機會。
榨汁損營養價值 水果最好原個吃
有些人不喜歡吃水果,但會選擇飲果汁,衞生防護中心指出,與原個水果比較,果汁較高糖,膳食纖維卻較少,最好還是直接吃水果。
果汁的營養價值為何較低?據消費者委員會資料,不論用任何方法榨汁,水果的膳食纖維、水溶維他命及抗氧化物都會流失,即使是聲稱不經高温處理、能盡量保留維他命和礦物質的冷壓果汁也不例外。消委會曾測試市面有售的果汁樣本,包括含有果粒的果汁,全部樣本的膳食纖維含量均極低,每100毫升果汁只有少於1.1克纖維,甚至完全沒有。
此外,有些人飲果汁後會肚瀉,以為果汁幫助身體「排毒」,原來這也是錯覺。消委會解釋,肚瀉主要因為身體在短時間內攝取大量果糖,腸道未能適應所致。
資料來源:衞生防護中心、消費者委員會、劉博仁醫師
醫家
醫療
生活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