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髮愈來愈多令人困擾,不少人會靠染髮處理,但原來正確的洗頭方式,有助從根源解決白髮!專家指出,洗頭太用力、水温太燙、甚至洗得太頻密,均有可能影響頭皮健康,間接促成白頭髮生長。不想變成「白髮魔女」,有甚麼需要注意?
綜合台灣台安醫院皮膚科簡銘成醫生和日本頭皮保養專家辻敦哉的解說,頭髮生長速度由毛囊細胞控制,而頭髮是否烏黑,取決於黑色素細胞。30歲後,黑色素細胞逐漸老化,加上缺乏營養、壓力大、睡眠不足等,都是白頭髮常見成因。
除了生理因素,錯誤洗頭方式也會刺激頭皮,導致白髮,甚至出現頭皮屑。
【洗頭四大誤區】
1. 搓揉頭皮太用力:
洗頭和擦乾均忌太用力,或用指甲搔頭,否則有可能破壞頭皮的皮脂膜,令頭皮角質變得粗糙,本來供應給頭髮的營養需要「借調」修復受損頭皮,久而久之,黑髮減少生長,冒出白髮
2. 水温太燙太冷:
水温若超過攝氏40度,會破壞頭皮的油脂平衡,導致乾燥。冷水則無法徹底清潔頭皮,兩者都會減弱黑色素的產生
3. 次數太多太少:
洗頭次數太多會洗走頭皮的天然油脂,令其缺水。太少則會積聚污垢,堵塞毛囊
4. 用護髮素太頻繁:
或致頭髮過於油膩,尤其油性頭皮須小心使用,用後也應徹底沖洗乾淨
綜合專家建議,洗頭水温應維持在接近體温的攝氏37度至39度,既能洗掉污垢,也能維持頭皮健康。
【護髮建議】
1. 按摩頭皮:洗頭時可邊洗邊輕柔地按摩頭皮,日常也可適度按摩,促進血液循環,令毛囊獲得所需的營養
2. 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包括充足睡眠、避免吸煙和過量飲酒
3. 放鬆身心,盡量減少壓力
4. 多吃有助維持頭髮健康的食物:例如三文魚、堅果及菠菜等
香港皮膚科專科陳厚毅醫生則指出,每個人的年齡和髮質不同,不建議所有家庭成員共用同款洗頭水。同時,頭髮和頭皮的狀況會隨季節變化,應按需要使用不同的洗頭水產品,例如夏天着重控油,冬天則需要保濕。
資料來源:消委會、綜合傳媒報道
醫家
醫療
生活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