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未平,最近全球各地又面對多種疾病威脅,除了已被世衛列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猴痘病毒,還有在本港已出現數十宗輸入個案的可致命疾病瘧疾,以及內地發現可感染人類的「瑯琊」病毒,一時成為近日市民關注的話題。不少人關注會否引發人傳人疫情,甚至會擴散,到底哪種病毒有高傳染性?一旦又感染有幾大風險?
1. 猴痘
今年初起於全球蔓延的「猴痘」(Monkeypox)疫情,已於80多個國家和地區錄得超過三萬宗懷疑及確診個案,當中以美國感染人數最多,至八月中已有逾一萬人確診。世界衛生組織在七月底宣布猴痘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並即列為世衛最高警戒級別事件。
專家:患者應避免親近寵物
猴痘主要經接觸傳播,而八月中法國更出現首宗猴痘病毒經人傳狗隻的個案,兩名同住男子感染猴痘後,他們飼養及同睡的意大利靈緹犬,亦出現猴痘病徵,其後證實是感染猴痘,估計可能是寵物與主人擁抱、親吻、舔拭時受感染。專家建議患者出現症狀後,避免與寵物近距離接觸。
本地訂猴痘為須呈報傳染病
目前,本港至今未有發現猴痘懷疑或確診個案,但已將猴痘訂為法定須呈報傳染病,當局正積極向可用於預防猴痘感染的相關天花疫苗的藥廠,查詢及商討盡早供應有關疫苗給香港。
2. 瘧疾
本港自七月起錄得超過70宗瘧疾輸入個案,遠超本港過去三年累計28宗的總數,情況罕見。有關病人皆是從非洲抵港,而且均於中非幾內亞一間工程公司工作,原打算經香港返回內地,其中有確診個案於抵港後檢疫期間死亡,驗屍報告顯示他帶有瘧原蟲。
病徵如發燒發冷頭痛肌肉痛
瘧疾是一種由蚊傳播的可致命的嚴重疾病,常見於非洲、東南亞等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其病原體為瘧原蟲屬的寄生蟲,患者被瘧蚊叮咬7至30日後會出現病徵,但潛伏期可達數月或更長。典型病徵包括發燒、發冷冒汗、頭痛、胃口欠佳及肌肉疼痛等,並有可能出現貧血、痙攣和器官衰竭等併發症。
病毒不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瘧疾不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但可由受感染的旅客傳入本港。據食環署資料,本港市區近年未有發現會傳播瘧疾的兩種按蚊,相信擴散疫情風險不大,但提醒市民平日亦應做好防蚊措施。此外,本港目前治療瘧疾的藥物不足,因此要向內地借藥。
3. 瑯琊病毒
另一個較受關注的疫情,是於內地山東省和河南省新發現的人畜共患疾病「瑯琊病毒」(瑯琊亨尼帕病毒,簡稱LayV)。中國及新加坡專家近日於英國《新英倫醫學雜誌》發表文章,指內地近年至少有35人感染,當中過半是農民,患者有發燒、疲勞、咳嗽、厭食等症狀,亦有部分患者出現肝腎功能受損。
基因檢測顯示,鼩鼱可能是該病毒的天然宿主。「琅琊病毒」的「近親」是亨德拉病毒(簡稱HeV)和尼帕病毒(簡稱NiV),亨德拉病毒很罕見,但致死率高達57%;而尼帕病毒致死率亦高達40%至70%,曾於2018年在印度爆發。「琅琊病毒」現時未發現人傳人的病例,暫未清楚病毒的傳播狀況,需待進一步研究。
新型病毒小解構
【病毒疾病】
猴痘
主要傳播途徑
接觸傳播
人傳人
會
本港確診
沒有
瘧疾
主要傳播途徑
由蚊傳播
人傳人
不會
本港確診
有
瑯琊病毒
主要傳播途徑
由動物傳播
人傳人
未知
本港確診
沒有
醫家
醫療
生活
健康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