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盛行,內地網購平台「拼多多」無門檻包郵到港,更吸引了大批消費者,連自提點也「擠提」!有網民在Facebook群組分享戰利品,不止買生果、奶製品,甚至有人訂購兩盒新鮮生蠔,形容「新鮮好吃」,但從他分享的照片顯示,送貨時只用了保温袋,而不是全程放雪櫃,其他網民都感到震驚,戲稱這位買家是勇士,又提醒他小心變成「拼屙屙」。
其實未煮熟的蠔本已是高風險食物,香港過去不時有人因食生蠔導致食物中毒,出現腹瀉、腹痛和嘔吐等症狀。
沒加熱 進食或染超級細菌
蠔是濾食性動物,經常過濾海水,體內累積了孤菌、諾如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亦會有化學污染物和天然毒素,進食前若沒有加熱處理,便會有食物安全風險。食物安全中心更指出,進食生蠔有可能感染具有抗菌素耐藥性的「超級細菌」,即使沒有即時引致疾病,也可能影響日後使用抗生素時的藥效。
此外,生蠔需要冷凍保存,從內地網購食物一般不會即日運到,有時甚至需要兩三天,假如生蠔沒有全程放雪櫃,只用保温袋保存,很可能變壞。
其他需要冷凍的食品例如肉類、奶製品等同樣高危,有曾網購冷凍食品的網民在Facebook群組分享,收貨時乾冰融化,食物已不冰凍。根據食安中心指引,冷藏食物應保存在攝氏4℃或以下,需要急凍的食物例如肉類、海鮮等更應儲存在攝氏-18℃,才能避免孳生細菌。
數日始抵港 水果可能已腐爛
除了冷凍食品,也有網民熱衷於「拼水果」,令集運自提點叫苦連天。夏天天氣炎熱,部分水果經歷數天的路程,到港時已腐爛發臭,影響環境衞生之餘,也令健康存隱憂。
台灣營養師張智傑在傳媒訪問中指出,水果水分多,假如腐爛變壞,就算只有一部分長出霉菌,也很容易滲透到其他部分,導致整顆水果都受污染。吃了霉菌輕則頭暈、嘔吐,嚴重可損害神經系統,甚至致癌。
包裝破損滲漏就要格外留神
網購雖然便宜又方便,但始終是吃下肚的東西,不應忽視食物安全,否則隨時得不償失。食安中心建議市民網購食物時,要注意食物性質和潛在風險,假如發現容易變壞的食物沒有保存在合適的温度、食物包裝破損、滲漏,或蔬果有發霉和腐爛的跡象,切勿食用。
資料來源:食物安全中心、綜合傳媒報道
醫家
民生
醫療
生活
健康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