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假期過後,打工仔要等到四月才再有「紅假」。面對日常工作壓力,有些人的辦公室會長備甜食,藉此減壓。偶爾吃一點甜食,確實能讓人心情愉悅,不過,當不自覺愈吃愈多時,減壓效果卻不一定成正比,有時甚至出現反效果,不只情緒波動大,夜晚也睡不好。到底甜食為甚麼能改善心情?「糖上癮」又是怎麼一回事?
惡性循環 失眠又食食又失眠
糖份會使大腦釋放多巴胺,這也是吃甜食之後,會感到心情愉悅的原因。不過,吃太多甜食的壞處不只變胖,台灣減重專科暨小兒內分泌科醫生王律婷解釋,吃精緻澱粉和高糖食物之後,身體會迅速分泌胰島素,令血糖快速下降,並且刺激壓力荷爾蒙分泌,因而影響睡眠。
攝取過量 致皮膚差胃灼熱
睡不好的其中一個後果,是身體會釋放更多壓力荷爾蒙,第二天精神不振、情緒也差,於是又想吃甜食,逐漸形成惡性循環。此外,攝取過量糖分也會令皮膚變差,或引致胃灼熱、胃酸倒流等。
網上有不少「糖上癮」的測驗,內容略有不同,但大致是透過一些簡單問題,檢視自己有否過於依賴糖分。以下摘錄王醫生在初日診所Facebook專頁分享的10個「糖上癮」情況,假如符合3點或以上就要警惕:
【「糖上癮」測驗】
1. 餐後或睡前常想吃甜點
2. 壓力大、情緒不好就想吃甜食
3. 常不知不覺吃完整包餅乾
4. 難集中注意力
5. 頭痛的頻率高
6. 常選擇含糖飲料
7. 無法戒掉吃甜食習慣
8. 為自己找很多理由來吃甜食
9. 情緒起伏大
10. 吃甜食感愧疚
不想依賴甜食,還有什麼方法減壓?王醫生建議培養運動習慣,閒時外出散步,或透過按摩放鬆身心,盡量維持穩定的睡眠規律。
心思思可吃堅果海苔等
王醫生也指出,代糖食品不是「戒糖」的最佳選擇,因為代糖雖然零熱量,仍然會影響胰島素分泌,加上代糖有甜味,不利於戒除糖癮。壓力大想吃點東西,不妨選擇堅果、海苔、黑巧克力等相對健康的食物,取代甜食。而為了更徹底地避開高糖陷阱,選購食物時也要留意食物標籤,了解有沒有額外添加糖或代糖。
資料來源:初日診所Facebook專頁、綜合傳媒報道
醫家
醫療
生活
健康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