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我家》封面故事,講述太極世家落地弘揚武術文化,放眼本地新世代又是怎樣承接上一代的民間技藝,將之發揚光大?九月份的中秋前夕,身穿中華傳統長衫的中四男生雷宇...
太極師傅冷先鋒,來港13年致力弘揚武術文化,從旺角「劏房太極館」靠微薄收入經營,到建立到今時今日的口碑。冷師傅堅持「肯拚搏、肯捱」信念,傳授招式心法以至秘技,冀...
早於19世紀,紙紮品在傳統風俗中已扮演重要角色,常見鄉村節慶裝飾用,亦是人與神明溝通的媒介,可粗略分為節慶紮作、裝飾紮作和喪葬紮作。位於油麻地的大昌隆紙號,創於5...
國潮正流行,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的產品層出不窮。刺繡是優秀民族手工藝,據文獻記載,中國養蠶繅絲已有四、五千年之久,而歷史長河裡,本地亦有貢獻。銅鑼灣利園五期的工藝...
隨著東京奧運落幕,多少個振奮人心的難忘場面,由屏幕不斷重播,轉移到市民腦海裡慢慢回味。在香港的微小角落,有兩位土生土長的香港少女,仰望藍天又仰望夜空,盼成為「...
資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街上隨處可見小朋友配有智能手機;加上社會競爭激烈,小朋友課後又有各種興趣班、補習班,隨時比大朋友更忙,怎可能留家看電視兒童節目?那種自由...
「寓工作於娛樂」,看似難在社會競爭激烈的香港實現,何況將扭氣球這興趣轉為正職?香港仔藍全傑(Manson)少年時,為滿足每天小願望,扭好每個汽球,只要好波唔會「射波...
「疋頭」,一個現今年輕人陌生的詞語,卻為上輩熟悉,因舊日「布業」又叫「疋頭業」。「張水法時裝設計、疋頭公司」(Zeepha Couture),傳至現今第三代的張秀芳(Athena...
位於屯門某工廈的「匡懷士多」,雖然不是傳統的港式士多辦館,但沒想到一打開門,就有昔日獅子山下「全家老幼落舖幫手」的氛圍。一位瘦削的小男生在貨物堆中左穿右插,然...
寫字這件事人人皆曉,但是否人人明白當中哲理?在屯門這間小小的工作室,不單是書法家謝家平的創作小天地,更是他傳承漢字之美及中華文化的木人巷,不少香港人在此落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