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街618,由百年唐樓活化成民生氣息濃厚的商場,位處其中的廚尊亦是身體殘障人士「翻新」的地方:「社會上好多人都排除(exclude)佢哋,而唔係融和(include),所以我...
養生近年常成為後生仔女熱門話題,事實上長者亦要關注身體,預防衰老。紮根大埔富善邨的「賽馬會流金匯」,在新界東區展開為期三年的推廣計劃,希望透過早期的健康評估和...
位於葵興的星星堂於2017年底成立,為社會企業「安其兒」的食物工場,以製曲奇、小型西餅、蛋糕為主。工場旨在推廣健康美食的同時,協助自閉人士及特殊學習需要青年就業,...
「創義」籃球培訓計劃,由生命樂章慈善基金主辦,透過音樂與運動推廣籃球訓練,為基層家庭(包括基層、劏房、單親家庭)小朋友提供參與運動興趣班的機會,從中致力培養小...
幫助長者,是否只限於閒時「扶阿婆過馬路」?「義剪無邊界」的一班義工們,則做得更多,他們懷著一顆服務人羣的初心,主動出擊,走遍各區為老人家提供免費剪髮服務,實行...
「助人為快樂之本」,美國耶魯大學曾發表研究指出,助人可幫助減輕壓力、心情變好;助人次數愈多,情緒愈正面。不少社福機構都會不定期舉辦義工活動,探訪物資亦由主辨方...
港府近年積極宣傳「惜食文化」,市民減少廚餘的意識日漸提高。為善用社會的食物資源,環保團體「食德好」早於2009年開始進行食物回收及轉贈活動,至今已回收逾千噸食品。...
腦退化被稱為不可逆轉的病症,患病時間達八至十年,而患者多方面能力受影響,如語言表達及認知理解。賽馬會的「友里蹤跡」社區計劃,在2009年9月起承接賽馬會耆智園有關的...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港人的外賣和網購次數倍增,即食餐具及包裝胡亂棄置情況嚴重,增加清潔工人的工作量及壓力。有慈善團體調查本港自僱清潔工身體健康狀況,發現他們出...
「我嘅心願係服務社會,用我嘅呢個感官去創造更多的咖啡美味;用我的知識去成就更多人的夢想。」咖啡培訓導師黃秀清(Celia)用一句簡單的說話,道出創辦社企之核心信念。...
我家Ho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