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看似平凡,卻成為他們眼中的綠化資源。來自元朗官立小學的黃慧筠、謝以謙、高雯婧與何少銘組成團隊,設計出一款具備感應、自動灌溉與循環再用功能的「智能綠化用水...
對康惠琳、盧芊羽、黃佩瑤和楊語謠來說,創科不止是學校課堂上的知識,而是一場從關心社區出發的實驗。這四位來自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的中三女生,憑着一個關注視...
在六月尾於愉景新城舉行的創科展覽上,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二小學的學生,展出一項針對長者需要的創新設計——名為「『耆』方便」的手機應用程式。這款App由學生團隊自主構思...
在藝術世界裡,沒有「不可能」的天分。今年6月中旬,大圍圍方LOUDER化身共融畫廊,迎來由社企「星匠無限」策展的畫展。展覽展出20幅由智障青年藝術家創作的畫作,包括一幅...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小學生也能成為推動社會共融的一分子。來自保良局馮晴紀念小學的三位學生——洪一諾、黃晴恩和江晞瑜,花了半年時間,研發出一款專為視障人士設計的...
鄭文亮是天水圍道慈佛社楊日霖紀念學校的一名中學生,患有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卻憑着對魔術的熱愛慢慢學會專注和自我調節。在一次公開表演中,他的魔術不算複雜,卻...
每逢升旗禮,旗幟能否準時升頂、節奏一致,往往是最難掌握的一環。來自大埔的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二中學,高中生曾昭然與余增輝身為升旗隊成員,深明箇中挑戰。他們...
在葵興一個小小的工廈單位,有一間名為「Sayau砂休」的陶藝工作室。推門而入,是一片寧靜與專注的空間,只有陶泥的觸感、手作的節奏,而城市的喧囂彷彿已隔絕開。工作室創...
在馬鞍山新港城五期一角,一間不太起眼的小店,飄出陣陣烤肉香與蒜蓉醬的氣味,吸引不少街坊駐足——這裡就是由Chef Lai主理的「Sick! Burger」漢堡包小店。Chef Lai憑一份...
在炎熱街頭彎腰執垃圾的一群學生,不是清潔工,而是來自將軍澳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他們日前參加「校際執垃圾世界盃」,親身走進深水埗街頭,以汗水體驗環保實踐,最...
我家Ho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