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些年《我的志願》寫下的稚嫩夢想嗎?身處科技發達的時代,九龍城浸信會禧年小學的孩子們在STEM教育的啟發下,有意無意間延續幾代小學生要成為科學家的夢想情懷。...
我們習慣性將年老與身體虛弱、動作不俐落等詞語聯繫在一起,卻較少想過銀髮族在人生下半場,其實可以充滿活力、活得更精彩。有舞蹈團體(Dance Society)與一群來自西貢區...
以自然為師,擺脫主流學校的傳統教學方式和價值觀,屯門新墟這所學校讓學生與大自然共同成長,學習生命之間互相尊重的美好。海龜老師:老師的角色是給予動力給學生學習,...
人工智能(AI)的崛起席捲全球,大眾紛紛感嘆AI那模仿人類的能力、那永不止息的運作。由三名90後帶領的初創Life Sparrow,進駐科學園初創培育計劃,運用AI的威力協助搜救...
藝術是跨越語言障礙的世界語言,而聽障人士只要找到合適的平台,同能夠在藝術領域發光發亮。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聾福會)主辦、聽障青年藝術節「25分貝市集嘉年華」,11...
16歲女生張凱喬,就讀於沙田香港耀能協會高福耀紀念學校。對於腦麻痺的困境,她一直以堅毅的態度去積極面對,而且從未忘記成為硬地滾球運動員這夢想,並熱切盼望代表香港...
港隊泰拳代表早前走進將軍澳社區,向市民介紹一眾選手及表演泰拳傳統拜師舞蹈。一眾高手中,拳王李瑋洛(Johnathan)及拳后「青蛙」陳原卉(Martha),與我們分享打泰拳心...
在天水圍的屋邨中央,隱藏了一家小小社企茶座「一點回味」,不僅向區內街坊提供了餐點和飲品,更是一個溫暖而包容的大家庭。在這裡,人人平等不失尊嚴,每個人都能找到屬...
音樂與自然的交織互動,讓人放下腦袋的負擔。本地音樂人希望帶領都市人開啟感官,純粹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找回在城市中已經丟失的心靈空間,找回舒服與自在。//Kawa Wong...
溝通和吃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兩件事,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輕而易舉地做到的,尤其是小朋友遇到這些問題時,家長往往無能為力,需要尋求專業的協助。//Astor :...
我家HoMemory